心脏骤停(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并伴有自主呼吸停止和意识消失的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中国每天平均至少1000人发生心脏骤停,随着心肺复苏指南和现代复苏理念的普及,CPR技术有进步和除颤器的使用率也有增加,但对于基层医务人员来说,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认识和理解及对心肺复苏操作技术有待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强化基层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7月29日我校研究生社会实践队走进红花岗区海龙镇卫生院,为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了心肺复苏理论及操作学习培训。
培训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海龙镇卫生院曾发生过因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案例,所以重点就该方面的抢救流程及关键要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着重强调新的CPR进展、新的五环生存链、新的CPR操作顺序。
此次培训在现场医护人员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仅掌握了国际最新的心脏骤停急救理论和技能,还进一步巩固了关于CPR的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规范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及急救流程。
(审核:陈永正,张必丽;供稿:王建红等实践团成员)
指导老师周满红教授向医务人员详细演示心肺复苏操作及电除颤
周满红教授带领实践团队员对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操作指导
与海龙镇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