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校区,各联合培养单位,各研究生管理部门:
为充分发挥我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学习落实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让实践育人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实际,将2023年我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构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引领广大青年在火热实践中“自找苦吃”,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指引,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实践主题
“研”学“二十大”,建功新时代
——2023年“硕博走基层”研究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三、申报对象
2021级、2022级全体研究生均可申报。
四、申报时间
2022年6月13日——6月20日。
五、申报方式
研究生社会实践采用“项目化”的申报方式,以团体形式组队,每个项目参与人员要求涵盖3个(含3个)以上专业,鼓励跨学科组队申报,申报项目要求以“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的组合模式开展,具体选项可参照附件1申报指南。
六、申报流程
(一)个人填写申报书:申报者参考申报指南选题,按要求填写“亚新官网入口研究生社会实践申报书”(附件2)。并将申报书纸质版按要求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以“院系/培养单位+学号+姓名+专业”命名)交各培养单位。
(二)各培养单位上报:各培养单位汇总申报材料,填写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于6月20日前交至研工部思政科(行政楼410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zyyanjiusheng@163.com。
(三)学校评审:学校将组织专家根据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拟推荐立项项目,并将拟立项项目按要求进行公示。
(四)公示无异议后,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
七、组织开展
(一)出征:研工部将于7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集中组织获批立项的实践队代表举行出征仪式,并为各实践队“授旗”。
(二)集中开展:原则上获批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集中开展时间为7月——9月,各实践队可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自行安排时间。
(三)过程指导:各项目带队老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除在项目撰写过程中给予指导建议外,还应在志愿服务开展、实践过程、成果撰写等方面全程指导。研工部将对实践过程进行跟进。
(四)成果上报:社会实践分阶段性成果和总结性成果。
1.阶段性成果: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简报、影像资料、成员的心得感悟及实践小结,每个实践项目至少有1篇简报,并于实践活动开展2天之内报研工部,其它阶段性成果需在秋季学期开学后1周内上报研工部。
2.总结性成果(结项):以实践报告为主的项目,须在项目开始后3个月内完成并上报;以论文发表为主的项目须在1年内完成(2021级研究生须在毕业答辩前提交)。
学校将根据以上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和优秀指导老师,并形成本年度社会实践资料汇编。
八、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充分动员。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实施“劳育”的重要方式,也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的重要体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要按照社会实践工作基地化、项目化导向,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有效引导青年研究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二)精心设计、强化实效。项目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充分调研、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原则上不得为他人课题内容。参与实践的成员要深入践行实践意义,注重效果,形成建言献策的调研报告、有社会价值的理论文章、或者具有感召力的实践报告等成果。
(三)做好保障、安全第一。学校将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参加社会实践的成员需要购买保险,并签订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附件3)。
对以上通知若有疑问请咨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思政科:0851-28643579。
附件:1.2023年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指南
2.亚新官网入口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
3.亚新官网入口研究生社会实践承诺书
4.亚新官网入口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
情况汇总表
亚新官网入口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3年6月13日